Tommy 在紐約

紐約 (New York) 是美國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球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城市,最早是荷蘭殖民者在 17 世紀建立的一個小型貿易站點,1664 年英國人佔領並迅速發展成為北美最繁榮的港口城市。19 世紀時大量歐洲移民湧入紐約使城市人口急劇膨脹,城市擴張導致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但同時也促進了城市的經濟繁榮和文化多元。20 世紀初紐約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許多大型企業和銀行紛紛在此設立總部。如今的紐約匯集了金融、科技、傳媒、時尚等各種行業巨頭,也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大都市,居住著來自全球的各種族裔群體,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景觀。

紐約交通

機場交通

身為國際大都市,紐約總共有三個機場,分別是主要負責國際航班的甘迺迪機場和紐華克機場,以及負責國內航班的拉瓜地亞機場,除了最輕鬆但最燒錢的機場直接接送服務跟計程車外,以下會分列各個機場的大眾交通方式:
  • 甘迺迪機場: 可以搭乘 Airtrain 紅線到 Jamaica Station 後換乘其他地鐵線進市區,車程大約 1 小時,但行李很多的不推薦。
  • 紐華克機場: 可以搭乘 Newark Airport Express 直接進城,車程大約 1 小時。
  • 拉瓜地亞機場: 可以搭乘公車 Q70 抵達 Jackson Hts-Roosevelt Av 後轉乘地鐵,車程大約 1 小時。

市區交通

紐約的地鐵系統相當發達,基本上可以覆蓋所有景點, 推薦可以購買地鐵 7 日票,可以在時間內不限次數搭乘地鐵。紐約地鐵是 24 小時的,不需要擔心末班車的問題,但由於紐約地鐵十分老舊且治安較差,因此在搭乘時務必要非常注意身邊的狀況及貴重物品。



紐約住宿

在選擇住宿地點前,先來認識紐約大都會區的分區,多數人印象中的紐約都是在曼哈頓區,另外皇后區是比較多華人移民及中產階級聚集的區域,布魯克林區則是以黑人為主,而北邊的布朗區則是比較貧窮治安差的區域,盡量不要前往。

再來是認識曼哈頓區,曼哈頓區的街道是用數字為編號,南北向的路由東到西以第 n 大道為名,東西向的道路分為東街和西街,由南到北分別以東 n 街、西 n 街為名。最南邊的第 1 區是最有名的華爾街金融區,第 2 區是中國城及義大利區,第 4 區則是最出名的帝國大廈及時代廣場的所在,第 6 區則是中央公園,基本遊客多數都是在這幾區活動。選擇住宿推薦可以住在中城區,價格稍微低一點交通也方便。



紐約景點

川普大廈 (Trump Tower)

川普大廈是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的旗艦性商業項目,位於第五大道與 56 街的交叉口,大樓於 1983 年完工,高 58 層,總高度 202 公尺,採用玻璃幕牆和大理石裝飾,大樓內部設有住宅公寓、辦公空間以及商業店鋪,最著名的部分是它的大堂,採用金碧輝煌的裝潢,使用大量貴重的大理石和鍍金飾品,營造出一種華麗奢侈的氛圍,這種極盡奢華的設計風格反映了川普本人的品味與追求,在川普就職期間,大樓一度成為川普家族及總統官邸的所在地。




聖巴特里爵主教座堂 (St. Patrick's Cathedral)

聖巴特里爵主教座堂於 1879 年完工啟用,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由白色花崗岩材料建造而成,外觀莊嚴肅穆,給人以深厚的宗教氣氛,教堂的主體建築高約 100 米,屋頂上有雙塔造型,正門前有一串大理石石階,整體構造富有典雅氣度。進入大教堂後,內部裝飾更顯得金碧輝煌,柱子和拱頂上布滿精緻的浮雕裝飾,彩色玻璃窗映入五彩斑斕的光線,教友席位和祭壇都以精美的木工雕刻呈現,教堂擁有一座 4000 多個管子的大風琴,每逢宗教儀式都會奏出美妙動人的管弦樂聲。聖巴特里爵主教座堂矗立在第五大道上,是這條商業大道上最顯眼的標誌性建築。




洛克菲勒中心 (Rockefeller Center)

洛克菲勒中心於 1930 年代興建,由工業大亨約翰·洛克菲勒 Jr. 出資興建因此得名,這個巨大的建築群由 19 棟大樓組成,涵蓋了辦公室、商店、餐廳、藝術場所等各種設施。洛克菲勒中心的建築風格以 Art Deco 為主,集藝術、建築和雕塑於一體,展現了 20 世紀初期美國城市建設的風貌,著名的 "Atlas" 雕像矗立在中心大道上,成為這個地標性建築群的標誌。洛克菲勒中心內最著名的莫過於洛克菲勒中心大道 (Rockefeller Plaza),長 190 米的道路兩側高聳著眾多大樓,中間設有一座著名的圓形冰場。每年冬季這裡會搭建一座高達 22.9 米的巨型聖誕樹,是紐約市聖誕節最著名的景點,也經常成為電影和電視節目的取景地。




M&M'S New York

M&M's New York 由 Mars Wrigley Confectionery 公司於 2022 年在紐約時報廣場開設,是 M&M's 品牌在全球的第一家旗艦店。M&M's 紐約店佔地 22000 平方英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 M&M's 主題店,融合了娛樂、零售和互動體驗於一體,店內設有各種互動遊戲和展示區,包括彩色 M&M's 糖果瀑布及巨大收藏罐、探索 M&M's 品牌歷史的互動展、讓顧客自訂 M&M's 糖果的 "My M&M's" 專區、模擬 M&M's 糖果生產線的互動體驗、360 度環形 M&M's 拍照亭。除了各種互動體驗,這家 M&M's 紐約店還有一個巨大的 M&M's 卡通人物主題牆,以及一座高達 65 英尺的巨大 M&M's 橙色糖果雕塑。




時代廣場 (Times Square)

時代廣場位於布羅德威大道和西 42 街的交叉口,特色是到處都有大型的電子顯示屏和 LED 廣告牌,呈現出繽紛奪目的景象,時代廣場還聚集了各種娛樂和商家,是紐約的文化、娛樂和餐飲中,其中最著名的要屬位於 Broadway 劇院的牛津街區 ,聚集了眾多大型音樂劇院。每年的新年除夕夜時代廣場都會舉辦世界著名的倒數計時儀式和煙花遊行,吸引數百萬人前來觀看,堪稱是全美最盛大的新年慶祝活動,成為紐約市乃至全美標誌性的地標,象徵著繁榮、活力和現代城市。




紐約公共圖書館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紐約公共圖書館系統於 1895 年成立,是由紐約市政府和私人捐款共同創立的,館藏量超過 5 千萬冊,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圖書館系統。圖書館的總部位於曼哈頓中城,是一個雄偉的大理石建築,這棟建築於 1911 年落成,擁有哥特式的外觀和雄偉的柱廊,紐約公共圖書館還有多個分館遍布於曼哈頓、布魯克林和皇后區等地。這個圖書館系統涵蓋了各種主題的文獻資料,不僅有圖書還有期刊、地圖、古籍善本、錄音和視頻等多元化的館藏,擁有豐富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等領域的文獻資料,是學術研究的重要資源。




帝國大廈 (Empire State Building)

帝國大廈於 1931 年落成啟用,共有 102 層,高度為 443.2 米,在當時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以其獨特的藝術裝飾藝術風格著稱, 採用了簡約的直線設計,鋼架和大理石的結合,營造出莊重而又優雅的建築形態。帝國大廈的主要特點是擁有兩個觀景台,可登頂觀賞紐約市全景, 頂層的觀景台位於第 86 層和第 102 層,可以遠眺曼哈頓的天際線和周圍景致,在晴天時還能眺望到新澤西州和新罕布夏州的景色。 在夜晚帝國大廈的頂部會採用不同的燈光造型,根據節日或事件變換顏色,增添了建築物的魅力。 推薦可以先在官網上買票,可以省去在現場排隊買票的時間。




Tudor City Bridge

Tudor City Bridge 是位於紐約市曼哈頓的一座跨街天橋,連接位於東 43 街的 Tudor City 公寓區,建於 1927 年,是典型的藝術裝飾風格建築,橋身採用淺灰色的磨砂石裝飾,外觀優雅古典,與周邊的 Tudor City 公寓樓風格協調統一。這座天橋富有特色,不僅體現了藝術裝飾風格的建築美學,打造了這個公寓區的獨特風貌,增添了區域的歷史與文化氛圍。Tudor City Bridge 也是一處受歡迎的觀景點,可以眺望東河兩岸的景色,適合駐足欣賞紐約的城市風光,橋上的燈光點綴更增添了區域的浪漫氣氛。




Dumbo Manhattan Bridge View

Dumbo Manhattan Bridge View 位於紐約布魯克林區,曼哈頓橋東側的地帶,可以俯瞰曼哈頓對岸的美景,可以在這裡觀賞到跨越東河的曼哈頓大橋橋拱以及對面曼哈頓區的天際線,如帝國大廈、自由女神像等著名地標,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拍紀念照。這片區域本身也有悠久的歷史底蘊,Dumbo 曾經是紐約工業重鎮,如今已經蛻變成時尚氣息濃厚的藝術文化區,成為紐約最具特色的社區。




布魯克林大橋 (Brooklyn Bridge)

布魯克林大橋建於 19 世紀,於 1883 年 5 月完工通車,橋跨東河並連接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兩區,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吊橋。布魯克林大橋的設計采用了新穎的鋼纜懸吊技術,橋塔採用哥德式建築風格,將傳統吊橋建築與現代工程技術完美結合,橋身長 1825 米,高 41 米,塔高 84 米,它的建成標誌著 19 世紀工程技術的巨大進步,可沿橋徒步欣賞東河兩岸的迷人景色,感受這座具有歷史感的橋樑所散發的魅力。夜晚的布魯克林大橋更令人嘆為觀止,橋面和塔樓都採用精美的燈光照明,與曼哈頓天際線形成絕美的對比,營造出迷人的夜景。




Coney Island Beach

Coney Island 位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一個海濱度假區,可追溯其歷史至 19 世紀,是紐約人最熱門的夏季度假勝地,擁有漫長的白色沙灘和湛藍的大西洋海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戲水、曬日光浴。沙灘旁還有著名的 Coney Island 遊樂園,有各類刺激好玩的遊樂設施,包括雲霄飛車、旋轉木馬等經典遊樂設施。Coney Island 在 1990 年代經歷了一段衰落期,但後來通過有計劃的城市更新和復興,重新恢復了往日的活力與魅力。




巴特里公園 (The Battery)

巴特里公園位於曼哈頓島南端,最初是荷蘭殖民者在 17 世紀建立的一處軍事防禦陣地,用以保護曼哈頓島免受敵人攻擊,公園占地約 25 英畝,擁有迷人的海濱景觀,設有綠地、散步道、噴泉、雕塑和風景化的花園,巴特里公園內還保留有自由女神像的遺址,自由女神像曾是位於此處,後來遷移到現在的自由島上。這裡還有著名的 "海灣步道" (Esplanade),提供了一處欣賞紐約港口和曼哈頓天際線的絕佳場所。




華爾街銅牛 (Charging Bull)

華爾街銅牛於 1989 年由藝術家艾蒂耶·塞羅納在聖誕節前一個月秘密放置在曼哈頓金融區的華爾街附近,塞羅納希望通過這件作品表達自己對於當時新保守主義經濟政策的支持。華爾街銅牛是一件栩栩如生的公牛銅雕塑,高 3.5 米、長 5.5 米、重達 3.5 噸,以挺拔的姿態蓄勢待發,象徵著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和美國經濟的強大活力,這件作品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起初當局企圖將其移除,但最終決定將其留下。如今華爾街銅牛也已成為華爾街和金融市場的標志性代表,往往被用作象徵金融市場強勁表現的標誌。




紐約三一教堂 (Trinity Church)

紐約三一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7 世紀,當時它是由英國國教徒建立的,是一件哥特復興式建築作品,教堂的正面立面雕刻了大量精美的石材裝飾,包括哥特式拱頂、雕塑和浮雕圖案,內部的彩窗和木製裝飾同樣令人驚嘆。教堂內部設有參觀路線,可以參觀主禮堂以及教堂的地下墓園,地下墓園保存有 19 和 20 世紀的著名人士墓碑,包括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等歷史人物。




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 (One World Trade Center)

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也被稱為 "自由塔",是 2001 年 911 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為紀念逝去的生命而重建的,於 2014 年 11 月 3 日落成啟用,成為紐約市最高的建築物,高度為 541.3 米,大樓採用了現代化的玻璃幕牆設計,外形簡潔優雅,塔身由四個主要面組成,代表著美國的四個自由: 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以及免於匱乏的自由。

一旁的 9/11 Memorial Pools 位於原世貿中心大樓的遺址上,由兩處大型瀑布池組成,巨大的瀑布池在地面上形成了方形水池,四周有種植綠植和樹木,營造出一個寧靜悼念的環境,由建築師迈克爾·阿拉德和彼得·沃克設計,將原世貿中心大樓的地基與大樓遺址有機融合在一起。池子的四周刻有兩座大樓的名字,並列出了 2983 名遇難者的姓名,每當有新的名字被發現時都會被加入到這個名單上,這裡定期會有悼念活動和儀式,紀念那些在 911 事件中失去生命的人。




自由女神像 (Statue of Liberty)

自由女神像是一座位於美國紐約自由島上的巍峨銅像,由法國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爾托爾第設計,並於 1886 年 10 月 28 日落成啟用,自由女神像高 46 米,站立在一座 42.4 米高的基座之上,加上基座總高度達到 93 米。女神形象在手持火炬高舉眺望遠方,代表自由照亮世界,她身披長袍腳踏鎖鏈,象徵著打破束縛、爭取自由,背後的七個鐵鏈環象徵著美國建國時的 13 個殖民地。

前往自由女神像可以從曼哈頓巴特里公園坐渡輪,一次買票便能前往自由女神像和 Ellis Island National Museum of Immigration,不同島之間都由渡輪穿梭。




Ellis Island National Museum of Immigration

Ellis Island National Museum of Immigration 位於紐澤西州埃利斯島,原先是移民檢查站,為二十世紀初數百萬移民抵達美國的首站,從 1892 年到 1954 年,這裡接待了超過 1200 萬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博物館有多個展館,分別介紹了移民的歷史、來源地、抵達經歷等,可以了解移民們的艱難旅程,感受他們渴望自由和追求美好未來的心路歷程。博物館的中心建築是移民檢查大樓,這棟紅色砂岩建築至今仍保存完好,可以參觀大樓內的展廳見證當時移民的檢查過程,島上還有醫院、管理機構等相關設施也可參觀。




哥倫布圓環 (Columbus Circle)

哥倫布圓環以哥倫布雕像為中心,環繞著高樓大廈和商業設施,建於 1892 年,是為了紀念哥倫布 1492 年發現美洲而立的,銅製雕像高 19 米,矗立在一座花崗岩基座之上。哥倫布圓環是一處著名的購物和餐飲聚集地,有眾多高級商品專櫃、名店餐廳吸引大量遊客和當地居民。在這個繁華的交匯點,車輛和行人流通頻繁,可以感受到紐約市中心的脈動與活力。




中央公園 (Central Park)

中央公園位於曼哈頓區的中心地帶,是一處佔地面積達 341 公頃的大型市區公園。中央公園於 1857 年開始動工,由著名的景觀設計師費德里克·勞·歐姆斯特德主持設計,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從一片荒地變成了如今的綠色樂園。公園內擁有廣闊的草坪、湖泊、溪流、林木、人工山體等自然景觀以及各類設施,包括運動場地、遊樂場、劇院、動物園等,可以在此騎自行車、鐵馬、划船等,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美景。中央公園也是舉辦各類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如音樂會、戲劇表演、藝術展覽等,不少電影也曾在此取景拍攝,是紐約市中心最著名的地標性景點。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博物館,建於 1872 年,呈現了豪華的新羅馬古典主義風格。 博物館館藏涵蓋了從古埃及到當代的各種藝術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品、服裝、樂器等,總計超過 200 萬件藏品,最著名的展品包括梵高的《星夜》 、拉斐爾的《塞西莉亞像》、卡拉瓦喬的《巴克斯》等世界級名作。除了永久性展覽,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還定期舉辦主題特展、講座、工作坊等活動, 著名的「Met Gala」時尚盛會每年也在此舉行。推薦可以先在官網購票節省時間!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哥倫比亞大學是位於曼哈頓區的常春藤聯盟大學,成立於 1754 年,是美國第一個以英語授課的高等學府,佔地達 32 公頃,擁有多棟具有特色的哥特式和新羅馬式建築。哥倫比亞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擁有多個學院和研究所,主要包括文理學院、工程學院、建築學院、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等,其中法學院和醫學院尤其負盛名,不少諾貝爾獎得主和知名學者都曾在哥大任教或就讀,擁有強大的科研實力,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等領域均有卓越成就。




雀兒喜市場 (Chelsea Market)

雀兒喜市場是一座室內市集和購物中心,建築最初是一座果汁和餅乾工廠,始建於 1905 年,後來在 1990 年代末期被改建成今天的形式,為了保留舊建築的工業風格,雀兒喜市場保留了許多原有的特色,如磚牆、高敞的天花板、大窗戶等。雀兒喜市場集結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商店、麵包店、市場攤販,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美食選擇,除了美食這裡也有服飾、家居用品、工藝品等商店。雀兒喜市場吸引了眾多食品公司和科技公司將其辦公室及生產基地設在此處,因此這裡成為了美食和科技業的匯聚地。




高架公園 (The High Line)

高架公園坐落在切爾西區和米德城區,公園建立在一條舊鐵路軌道的基礎上,高架在地面之上,全長約 2.3 公里,這條舊鐵路原本是用來運輸貨物的,後來因為公路運輸的興起而被廢棄。2009 年當地政府與設計團隊合作,將這條荒廢已久的舊鐵路改建成了一處獨特的高空公園,保留了鐵路的原有骨架和一些工業設施,融入大量的植被和行人通道,不僅提供了寧靜的綠色空間,還能欣賞到城市天際線的壯觀景色。




Soho

SoHo (South of Houston Street) 位於曼哈頓的下城區,歷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這裡曾是製造業和商業中心,20 世紀 70 年代,這裡的倉庫和車間被藝術家們發現,逐漸變成了藝術家工作室和画廊聚集地。如今的 SoHo 已經從工業區華麗轉身成為時尚、藝術、娛樂的熱門地標,以鑄鐵製外牆的建築物、寬敞明亮的工業風格著稱,成為拍攝電影和電視劇的熱門取景地。SoHo 擁有眾多精品店、餐廳、藝術畫廊等,著名的 Prince Street、Spring Street 和 West Broadway 都是這裡的主要購物街道。




紐約唐人街

紐約唐人街位於曼哈頓下城區,是美國最大和最歷史悠久的華人社區之一,最初於 19 世紀中葉由華人移民建立,隨著後來的移民潮不斷發展壯大,可以在這裡找到各種正宗的中式餐廳和小吃店,包含炒麵、點心、烤鴨等家喻戶曉的中國菜,也有很多賣中式雜貨、醫療用品、珠寶等特色商鋪。唐人街還擁有眾多廟宇和寺院,如曼哈頓華埠街道上著名的玉皇廟,成為當地華人信仰生活的中心。




Vessel

Vessel 位於紐約市哈德遜廣場公園,建成於 2019 年,由英國著名建築師托馬斯·海澤德設計,由 154 個相連的樓梯組成,形成一個高 15 層的巨大攀爬結構,總高度達 46 米。這個巨大的三維迷宮般的樓梯結構由銅製的單元組件堆疊而成,可以徒步登上頂層,在沿途欣賞 360 度的紐約市景。Vessel 也被設計成為一處引人入勝的社區空間,周邊設有綠化景觀、休憩區以及零售商鋪,形成了一個集文化、購物、娛樂於一體的市民活動中心。



紐約美食

The Halal Guys

The Halal Guys 起源於 1990 年代初,最初只是一輛位於曼哈頓上城的餐車,創辦人是幾名來自埃及的移民在餐車上賣起了清真食品, 憑藉美味的食物在紐約迅速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現已在紐約市擴展到多家實體店鋪,在全美各地以及世界各地都能找到。 主打的雞肉盤跟牛肉盤是用特製的香料醃製的雞胸肉或烹調的牛肉配上米飯和蔬菜,再加上兩種醬汁搭配起來不會衝突,另外也有沙拉或是捲餅的選項。 The Halal Guys 很好的代表了紐約的餐車文化,主要的客群是附近的上班族,但要注意有些冒牌餐車,記得要好好注意一下招牌。




Nathan's Famous

Nathan's Famous 始於 1916年 ,創始人是在波蘭出生的猶太移民納森·海曼 (Nathan Handwerker)。Nathan's Famous 最初只是一家小型熱狗攤,但憑藉極具特色的美味熱狗很快在當地打響了名號,隨後不斷擴張發展成為一個享譽全美的知名快餐連鎖品牌。Nathan's Famous 最著名的產品就是它的特色熱狗,採用新鮮優質的牛肉製作,搭配獨特的調料,口感絕佳香味撲鼻,Nathan's Famous 的熱狗一度被評為全美最好吃的熱狗,Nathan's Famous 的菜單上還包括薯條、漢堡、雞塊等經典的快餐選擇。




石牆酒吧 (The Stonewall Inn)

石牆酒吧位於曼哈頓格林尼治村,已有 50 多年歷史,它在 LGBTQ+ 社群中具有重要地位,因為 1969 年 6 月 28 日酒吧發生的「石牆暴亂」,警察突擊檢查了這家酒吧,這是當時政府對 LGBTQ+ 群體的一種常見做法,但這次顧客們選擇不配合並與警察發生了衝突,這場持續數天的抗議活動,成為 LGBTQ+ 權利鬥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之後石牆酒吧成為 LGBTQ+ 群體聚會和舉行活動的重要場所,1999 年被指定為紐約市的歷史地標,2016 年還被列為國家歷史地標。如今石牆酒吧仍保持著 80 年代酒吧的復古風格,不僅是 LGBTQ+ 群體的精神家園,也成為紀念 LGBTQ+ 解放運動的重要場所,每年 6 月紀念石牆暴亂的驕傲日都會在這裡隆重舉行。




Katz's Delicatessen

Katz's Delicatessen 位於紐約下東城,是一家擁有超過 130 年歷史的猶太式美食餐廳,是由一對名叫 Taub 的夫婦所開設,主打菜品是他們的巨無霸牛肉三明治,採用數斤分量的熟成煙熏牛肉,夾在兩片厚實的黑麥麵包中,搭上特製的芥末醬後不會很膩。Katz's Delicatessen 的其他熟食如自製的培根、香腸、煙熏魚類等也十分出名,保持了傳統的製作工藝因此美味可口。Katz's Delicatessen 不僅是紐約地道美食的代表,也是電影和電視劇的常客,曾經在眾多經典作品中出現,成為了紐約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Burger joint

這家店位於 56 街的飯店中,飯店大門相當氣派,但進門後經過櫃檯一轉彎整個畫風突變,變成非常街邊美式漢堡小店的既視感,最著名的便是他們家的美式漢堡,可以告知廚師自己想要的牛肉熟度去進行客製化,肉排相當多汁可口,加上受熱融化的起司,號稱曼哈頓中城最好吃的漢堡,推薦大家可以來試試。



Hi! 我是Tommy,我熱愛旅遊也喜歡藉由影像紀錄旅程中的點點滴滴,透過文字將我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旅行對我而言不只是吃吃喝喝,而是能在行萬里路間感受世界的脈動,體驗不同的文化,希望藉由我的分享能讓大家看到更多世界的美好。

想更了解我或與我聯絡: Instagram

想更了解我或與我聯絡: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