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 在倫敦

倫敦 (London) 是英國的首都及富有多樣性的國際都市,在中世紀倫敦逐漸發展成為英格蘭的政治和商業中心,成為了一個繁榮的城市,並在 16 至 19 世紀間經歷了工業革命的巨大變革,這一時期見證了倫敦的快速擴張和現代化,大量的工廠和倉庫建立起來,帶動了城市的經濟發展,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城市之一。倫敦也是文化藝術的樞紐,擁有世界一流的博物館、藝廊和劇院,展示了豐富的藝術品和表演藝術。

倫敦交通

機場交通

作為國際大都市,倫敦總共有三個機場,分別是主要負責國際航班的希斯路機場,以及負責國內或歐洲區域航班的格域機場及斯坦斯特德機場,除了最輕鬆但最燒錢的機場直接接送服務外,以下會分列各個機場的大眾交通方式:
  • 希斯路機場: 可以搭乘城際火車 Southern 或 Gatwick Express 直接進城,車程大約 1 小時。
  • 格域機場: 可以搭乘地鐵 Piccadilly 線直接進城,車程大約 1 小時。
  • 斯坦斯特德機場: 可以搭乘城際火車 Standard Express 抵達終點站 Liverpool Street 後轉乘地鐵,約 70-80 分鐘。

市區交通

在倫敦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就是地鐵和巴士,幾乎能覆蓋到所有景點,倫敦的地鐵是統是全球最古老的,自 1863 年開始營運,又因為其形狀而被稱為 "Tube", 雖然車站老舊但治安還算不錯可以放心搭乘,比較大的缺點是下到車站層或月台層後會完全沒有信號,沒錯你沒看錯不是一格兩格那種是直接會顯示沒有服務,因此如果要用 Google Map 找路的一定要事先查詢並截圖,才不會在地鐵裡叫天天不靈,基於這個因素,巴士便是個不錯的選擇,除了一樣方便外也能同時欣賞倫敦的城市風景。

倫敦的地鐵跟公車都可以直接刷信用卡,算是非常方便,如果覺得自己乘坐量大可以考慮買日票 (1 天) 或周票 (7 天) ,基本上遊客都只會在地鐵 Zone 1 和 2 活動,可以在期限內無限次數搭乘公車、地鐵、電車跟船,對於當天想暴走的旅客是划算的選項,在地鐵主要站點櫃台都可以買到。



倫敦住宿

首先要先來認識倫敦的分區,倫敦大都會區相當大,但一般旅客就只會在下標紅色底的區域活動,剩餘地區大多都是住宅區為主,其中東倫敦是治安較差的地區,盡量選擇避開那邊。

將地圖放大後,推薦的住宿區大致分成兩區,一個是倫敦市中心北側及西側,是比較多連鎖飯店的集中區域,前往市中心也非常快; 另一個是住在南岸,有比較多新的獨立旅館,價錢相對便宜,是小資族的好選擇。



倫敦景點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 (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位於倫敦郊區的格林威治,是一個歷史悠久且聞名於世的天文觀測站,成立於 1675 年成立,目的是提供準確的時間和天文觀測資訊,以支持航海和地理定位。天文台最著名的特點之一是格林威治子午線 (Greenwich Meridian),它被定為世界的基準子午線,分隔東西兩個半球。這條子午線於 1884 年確定,並通過一個特殊的銅柱標示在天文台內,在天文台內可以參觀多個展覽和博物館,了解天文學和航海歷史的重要性。這裡展示了各種天文儀器、航海工具和觀測器材,包括 18 世紀建造的哈里遜海事時計 (Harrison chronometers) 和瑞士天文鐘。天文台的最著名建築是弗蘭斯西斯·查爾斯·裡奇 (Christopher Wren) 設計的八角形天文台大樓,這座建築具有巴洛克風格,並能欣賞壯觀的倫敦市景。




國家海事博物館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國家海事博物館位於倫敦格林威治,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事博物館之一,成立於 1934 年,旨在展示和保存與英國海上歷史和海洋文化有關的物品和資料。博物館的收藏包括船舶模型、航海圖表、藝術品、海洋導航工具、航海服裝、船舶裝飾品等多種展品,展廳提供了深入了解英國海事歷史的機會,涵蓋了從古代航海探險到現代船舶技術的各個時期。

博物館內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是英國皇家海軍的舊皇家船隻「勝利號」,這是拿破崙戰爭時期的一艘戰列艦,也是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船隻。




格林威治市集 (Greenwich Market)

格林威治市集是倫敦最古老的市集,可以追溯到 17 世紀,以其多樣性和獨特性而聞名,擁有逾 150 個攤位,有各種商品和手工藝品、珠寶、時尚服飾、古董、家居裝飾品和手工產品,也可以品嚐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包括傳統英國料理、國際美食、街頭小吃和甜點。




倫敦唐人街 (London Chinatown)

倫敦唐人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末,當時一些中國移民開始在此建立家庭和事業,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成為倫敦華人社區的中心,色彩繽紛的中國門牌、裝飾華麗的門面和中文標誌在異國連綿出一幅不同的風景,也可以品嚐到各種地區的中國菜,包括廣東菜、四川菜、湖南菜、北京烤鴨等。




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漢宮是英國君主的官方居所和辦公地點,可以追溯到 18 世紀,當時它是一座格奧爾基亞風格的城堡,後來在 19 世紀進行了擴建和改建,成為現在的宮殿。建築風格主要是新古典主義風格,宮殿外部以希臘邊柱、雕塑和華麗的立面裝飾著稱。白金漢宮是英國君主接待國家元首和舉辦重要官方活動的場所,擁有超過 700 間房間,包括宴會廳、會議室、客房和辦公室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宮殿的正面中央部分,是皇家衛隊交接儀式的舉行地點,每周一、三、五、日的早上 11 點會有衛兵交接,千萬不要錯過! 記得要提早過來卡位!




綠園 (The Green Park)

綠園位於白金漢宮和聖詹姆士公園之間,被視為倫敦最古老和最原始的皇家公園,可以追溯到 16 世紀,當時它是亨利八世的獵場,被用於皇家狩獵和遊戲,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改造為一個公園,成為倫敦居民休憩和散步的場所。這裡還有一些雕塑和紀念碑,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公園南端的約翰·甘迺迪紀念碑 (The Memorial to the Queen's beloved Grandmother),是一座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的雕像。




肯辛頓公園 (Arc de Triomphe)

肯辛頓公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7 世紀,當時是肯辛頓皇宮的皇家花園,公園內有許多古老的樹木和花壇,營造出原始的自然環境。公園中央有一個名為 The Long Water 的人工湖,可以在湖邊漫步或者租船遊覽湖面。公園內有一座著名的建築物肯辛頓宮,是英國皇室的住所之一,可以參觀宮殿的一部分,如國家收藏和肯辛頓宮花園。




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是英國最重要的文化機構,成立於 1753 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向公眾開放的國家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兩百多萬件文物和藝術品。這些藏品涵蓋了人類歷史的各個時期和文化的各個方面,從古埃及和古希臘的藝術品到亞洲、非洲、美洲和歐洲的文物,以如羅塞塔石碑和死者之書。

博物館的建築本身也非常壯麗,以希臘多立克柱式風格設計,大理石為材料,展現出宏偉的氣勢。其中最著名的部分是大廳 (The Great Court),是一個由玻璃和鋼結構建成的巨大中庭,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廣場之一。




福爾摩斯紀念館 (The Sherlock Holmes Museum)

福爾摩斯紀念館位於倫敦貝克街 221B,致力於紀念世界著名偵探小說角色夏洛克·福爾摩斯 (Sherlock Holmes)。夏洛克·福爾摩斯是由阿瑟·柯南·道爾 (Arthur Conan Doyle) 創作的虛構角色,是一位聰明、機智和推理能力非凡的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他的形象成為了偵探小說的代表之一。

博物館的建築本身是一座維多利亞時代的房屋,以當時的風格裝飾。進入博物館會感覺彷彿進入了夏洛克·福爾摩斯的世界。博物館內部被布置成福爾摩斯和他的助手華生醫生的居所,展示了他們的客廳、臥室和辦公室,以及一些典型的物品和道具,如福爾摩斯的煙斗、放大鏡和犀牛角鞭等。

可以在博物館中探索福爾摩斯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感受他的故事和角色。博物館還展示了關於夏洛克·福爾摩斯的相關展品、書籍和影視作品,以及與阿瑟·柯南·道爾和他的創作過程有關的資料。




自然史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

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一座龐大而壯觀的建築,建於 19 世紀後期,以哥特復興式風格為特色。它以其獨特的羅馬式外觀和中央冠式圓頂而聞名,外立面裝飾有豐富的雕刻和細節。博物館的展品非常豐富多樣,涵蓋了地球上生物多樣性和地球科學的各個領域,擁有大約 8 千萬件物品和標本,包括植物、動物、昆蟲、化石和礦物等。博物館最著名的展品是一隻巨大的恐龍模型,名為「迪普洛迪科斯」,以及一隻保存完好的藍鯨骨架。




大笨鐘 (Big Ben)

大笨鐘是倫敦的標誌性建築物,是倫敦塔橋宮 (Palace of Westminster) 中的一座鐘樓,也是英國議會的一部分。塔高 96 米的鐘樓擁有四個面向的大時鐘,每個時鐘面的直徑約為 7 米,鐘樓的建築風格屬於哥德復興式,以其雄偉和華麗的外觀而聞名。大鐘本身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具辨識度的時鐘之一,於 1859 年鑄造,重達 13.5 噸,並以本杰明·霍爾 (Benjamin Hall) 的名字命名,大鐘每小時報時,其聲音可在倫敦市區廣泛聽到,成為倫敦的重要象徵。




倫敦眼 (London Eye)

倫敦眼是位於泰晤士河畔的一座摩天輪,建於 2000 年,是為了慶祝新千年而興建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傳統的摩天觀景輪,但採用了現代化的技術和材料。倫敦眼的高度達 135 米,曾經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觀景輪,直到後來被新加坡的「新加坡摩天觀景輪」超越。

倫敦眼的外觀獨特,由 32 個玻璃纖維和鋼鐵構成的透明觀景艙組成,每個觀景艙都可以容納約 25 名乘客,乘客可以在艙內自由移動,欣賞到倫敦市區的壯麗景色。




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

西敏寺是英國國教的重要場所,建於 11 世紀,最初是一座本篤會修道院。這座教堂是英國君主加冕禮和皇家婚禮的場所,許多英國國王和王后,包括威廉一世、伊莉莎白一世、結婚的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等,都在這裡舉行了重要的宗教儀式。西敏寺也是許多著名人物的安葬地,包括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科學家伊薩克·牛頓和多位英國國王和女王。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築風格融合了羅馬式、哥特式和文藝復興風格,外觀壯麗,拱形天花板和尖塔塔尖令人印象深刻,內部有許多華麗的禮拜堂、陵墓和藝術品,展示了英國歷史和文化的豐富內涵。




唐寧街 (Downing St)

唐寧街是英國政治的核心地帶,最知名的地方是位於該街道的英國首相府 (10 Downing Street),是英國首相的官邸和辦公地點,自1735年以來一直是英國首相的官邸,因為它是英國政府的重要場所,有著高度的安全措施,該地點經常成為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重大政治事件和首相交替時。

除了首相府外,唐寧街還有其他政府官邸,例如 11 Downing Street,是英國財政大臣的辦公地點,這些建築物都具有政治和歷史上的重要性,成為了英國政府運作的核心。




特拉法加廣場 (Trafalgar Square)

特拉法加廣場是一個具有重要歷史和文化意義的公共空間,紀念拿破崙時代的著名海戰——特拉法加海戰 (Battle of Trafalgar) 而得名。廣場的中心是一座高聳的柱子,上面豎立著一尊拿破崙時代的英雄: 海軍上將霍雷肖·納爾遜 (Horatio Nelson) 的雕像。

廣場常年舉辦各種活動和集會,包括音樂表演、藝術展覽、節日慶典等。每年的新年除夕,數千人聚集在這裡慶祝,觀賞煙火表演,也是政治抗議和集會的熱點之一。




倫敦塔橋 (Tower Bridge)

倫敦塔橋是一座橫跨泰晤士河的懸索橋,是倫敦市景中最具辨識度的建築物之一。塔橋建於 1886 年至 1894 年間,是為了滿足當時日益增長的倫敦市交通需求而興建的,包括兩座塔樓和中間可升降的行車道,以容許大型船隻通過。塔橋的外觀以哥德式和維多利亞式風格為主,具有優雅和壯麗的特點。橋上的行人道可以欣賞到倫敦市區的壯麗景色,包括塔橋附近的塔樓、倫敦塔和泰晤士河畔的著名建築。塔橋最大特點是其可升降的中間行車道,當有船舶通過時,橋上的行車道會分開,中間的部分會升起,以便船隻通過。




波羅市場 (Borough Market)

波羅市場有超過 1000 年的歷史,以新鮮的農產品、特色食品和各式各樣的美食聞名。市場內有數百個攤位和商店,提供各種類型的食品和飲料,包括新鮮的水果、蔬菜、肉類、魚類、乳製品、糕點、熟食、調味品和國際美食等。這裡也是尋找特色食材和烹飪用品的理想場所,吸引著廚師、美食家和烹飪愛好者。

波羅市場不僅是一個美食的天堂,也是一個重要的社區聚集地,與當地農民和供應商建立了緊密的聯繫,支持可持續和有機食品的種植和銷售。




赫麥殿堂劇院 (His Majesty's Theatre)

赫麥殿堂劇院建於 1897 年,由建築師查理斯·普特南 (Charles J. Phipps) 設計,其風格融合了新古典主義和新文藝復興風格。劇院的外觀精美華麗,充滿細膩的雕塑和裝飾,展現了當時的繁榮和奢華。劇院的內部設計同樣壯麗,擁有華麗的吊燈、豪華的裝飾和舒適的座位,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極致的觀劇環境。

赫麥殿堂劇院主要上演音樂劇和音樂劇劇場作品,如安德魯·洛伊·韋伯的《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和《貓》(Cats),以及其他經典作品如《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 和《馬戲團之夜》(Cirque du Soleil's Varekai),可以直接去官網查看表演場次並購票。




九又四分之三月台 (Platform 9¾)

9¾ 號月台是位於倫敦國王十字車站 (King's Cross Station) 的一個虛構月台,出現在 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在哈利波特的故事中,這個月台是通往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入口,只有魔法人士才能找到並穿越它。為了迎合哈利波特迷的熱情,國王十字車站在 2000 年設立了一個紀念品商店,並在車站內一個牆壁上裝置了一個特別的裝飾,模擬出 9¾ 號月台的出入口。這個裝飾包括一個倚靠在牆上的行李推車,其中插著一半的行李箱,仿佛正在穿越月台。




倫敦近郊景點

劍橋大學 (Cambridge University)

劍橋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聲譽最卓越的大學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初。劍橋大學由18 個學院組成,每個學院都是獨立的學術單位,擁有自己的校舍。這些學院中有些成立於中世紀,有些則是在近代才建立的,但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卓越的學術傳統。

劍橋大學擁有豐富的學科領域,涵蓋了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醫學等,大學的教職員和校友中有眾多諾貝爾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國際知名學者和政治領袖,對世界的貢獻和影響深遠。除了學術研究,劍橋大學也以其美麗的校園建築和悠久的傳統聞名,校園內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築,包括宏偉的校舍、古老的圖書館和精美的教堂。

前往劍橋可以從倫敦國王十字車站搭火車到劍橋站,車程大約 50 分鐘,下車後再步行大約 15 分鐘就到校園的範圍內了。




倫敦美食

Poppies Fish & Chips

俗話說英國人什麼都會,就是不會做菜 XD,唯一能吃的就是炸魚薯條,因此來嘗試了這家號稱全倫敦最好吃的炸魚薯條。炸魚本身味道很不錯,不會炸過頭讓整個肉質變的很乾柴,擠了檸檬汁再配上附的可愛番茄醬及莎莎醬後味道更豐富,薯條本身就十分普通,來倫敦可以嘗試看看。


旺記

旺記是位於唐人街上的港式餐廳,有各種港式粉麵類及炒菜,店家也都是用粵語溝通,感覺好像一下子穿梭回了香港一樣,牛腩粉的肉燉的十分爛,配上吸飽牛腩湯的米粉,在滿是西餐料理的旅行中回味中式口味,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唐人街大部分餐廳都只收現金無法刷卡,記得要先問清楚再進去用餐。




Roti King

大家都說倫敦好吃的東西都不是英國料理,這句話似乎是真的 XD,這家位於 Euston 火車站旁,是倫敦最好吃的馬來西亞料理,快要到用餐時間就已經大排長龍,大約排了 40 分鐘才進去。招牌的抓餅配上不同口味的咖哩非常好吃,算是還原度非常高的馬來料理。




The Breakfast Club

來英國一定要吃最正宗的英式大早餐,煎蛋、薯餅、香腸、培根在配上番茄焗豆 (雖然我發現台灣人好像大都不喜歡這個),是最好開啟有活力的一天的方式,雖然在最熱鬧的蘇豪區,但價錢也不會非常高昂,是早餐非常好的選擇。


Hi! 我是Tommy,我熱愛旅遊也喜歡藉由影像紀錄旅程中的點點滴滴,透過文字將我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旅行對我而言不只是吃吃喝喝,而是能在行萬里路間感受世界的脈動,體驗不同的文化,希望藉由我的分享能讓大家看到更多世界的美好。

想更了解我或與我聯絡: Instagram

想更了解我或與我聯絡: Instagram